优惠论坛
标题:
"青年Dubo输光后睡桥洞"追踪:已回家发誓永不再赌
[打印本页]
作者:
shm2009
时间:
2010-11-3 10:34
标题:
"青年Dubo输光后睡桥洞"追踪:已回家发誓永不再赌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10/11-03/U244P4T8D2629864F107DT20101103082820.jpg[align=center]小杨见到父母很惊讶,他点上了一支烟。[/align]
' \- S$ Y9 M A) R+ {8 l" Y
6 `4 A7 i7 A$ T* v, p! B, _3 Z
家境不错的小杨尚未成年就独自闯荡商海,红火时一个月能赚好几万,日子过得挺滋润。不料误入DC,一个月就输了10多万元。面对巨大的落差,他选择逃避,在嘉陵江大桥下方的北滨路桥洞里安家,靠捡瓶子维持生计。 [table]
% w3 i0 w c1 S. O* N# @( o
[tr][td][/td][/tr]
6 b; j2 r& M) f
[/table]
8 m% k1 y. x0 q
昨日,本报8版独家报道了被网友称为富二代“桥洞哥”小杨的经历,众多读者纷纷鼓励他及早走出困境,回到父母身边,重新开始新的奋斗。而小杨的父母,昨日也飞赴重庆,将儿子接走。
5 K6 `0 X4 V2 v/ U& l; W
[b]看到本报[/b]
% u/ r: G8 S! Y& x
[b] 担心妈妈前来找他[/b]
# D* x( t, O/ h: f( e& v: S
昨日上午9时许,受小杨父母之托,记者再次来到他暂住的桥洞。小杨仍在睡觉,见到记者,他有些急迫地问:“你和我妈妈通电话了?你没有把我的现状告诉他们吧?他们是不是要来找我?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现在这样子。”
% k% ]$ s; e" x* \7 \0 s
原来,昨晚小杨并没有回到桥洞,他又出去捡瓶子,还去了网吧上网。早上一大早回来时,他在路边报刊亭买了份《重庆晚报》。从报纸上小杨了解到,记者向其户籍所在地村支部书记求证身份后,母亲得到消息急迫地与记者取得联系。他很担心妈妈会来重庆找他,因为他不想让爸妈知道他现在的处境。
, P( {2 P" j; B6 S6 M
“我肯定不会让他们在这里看到我,你也不要把他们带到这里来。”小杨请求记者,让家里人不要来接他,他最近就会自己想办法回家。
8 R% o' T/ X. |
[b]母子通话[/b]
{- J% M, c% b: y
[b] 不忍听到妈妈哽咽[/b]
) A# U8 W" C/ `3 s% B# x0 c
其实小杨的这些担忧,作为母亲的王女士早已考虑到了。王女士一直叮嘱记者,再次见到儿子后,一定要给她打个电话,即便不能见面,能听听儿子的声音也好。她想告诉儿子,爸妈不会过问他失去联系的日子到底过得怎么样,只要知道儿子仍健健康康就知足了。
5 x7 H+ _& K! V) b. V. T9 Z
记者向小杨转达了妈妈的话,并拨通了王女士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小杨自顾将头埋在被窝里,记者递了几次电话都不接。无奈,记者只得将听筒凑近他耳边。听到妈妈有些哽咽的声音,小杨终于说话了,并躲在被窝里询问起爸妈的近况。
( D4 r% P; A, X. @& V9 H8 T
电话中小杨让爸妈不要担心,他已经成年了,自己会照顾好自己。当被问到什么时候回家时,小杨说:“奶奶过生的时候,我就回去嘛。”母子俩聊了七八分钟,结束后小杨主动向记者要了妈妈的手机号码。其实,王女士的手机号码一直未变,只是小杨没记住,存在手机里,而手机已经被他卖掉了。
3 K Y2 M: S- N" J
[b] 父母突袭[/b]
# a5 D% Z. M+ I
[b] 飞赴重庆接走儿子[/b]
$ `" R! j2 c8 K; ~* O
昨日下午4时30分左右,记者突然接到王女士电话。“我们已经到了嘉陵江大桥下,但是没有找到他,请你务必给我们带一下路。”王女士焦急地说,确信儿子在重庆的消息后,她和丈夫临时决定飞赴重庆。他们一下飞机便四处打听儿子下落,听说住在嘉陵江大桥附近,于是直接到了大桥下。但是寻找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找到儿子。
* Y& i2 r+ t: L: H3 z/ |
记者赶到现场,决定先去通知小杨。
: S9 @- e+ t6 o1 g4 R2 {) d
走到桥洞,小杨又在酣睡,记者将父母来见的消息告诉了他。“到哪里了?”小杨有些惊恐又略带欣喜地问记者。说着,他翻身坐了起来,急忙穿上外套。得知父母已经到了附近后,小杨让记者先走,他跟着就出来。但令人意外的是,原本约好在北滨路上等待的小杨父母,突然从桥洞最下方的转角处冲了出来———寻子心切的父母,一路尾随着记者。
* z' T: V; {4 Q- O
“我们想你啊,你啷个跑到这里来了呢?”王女士趴在桥洞边哭了起来。小杨没有去安慰母亲,只是平淡地说了句:“走嘛!”说完领头朝北滨路走去。爬坡的时候,见母亲手里拎着两袋东西,他接了过来。但仍一言不发。
( Y: w* \4 l3 J. e, u* C
小杨一家在北滨路与记者辞别。小杨父亲说,先带孩子去洗个澡换身衣服,然后让他自己决定下一步怎么办。接过话题,记者问小杨有什么打算,他说:“先跟着父母去云南,以后做点小生意,永不再赌。”
4 J9 P- W7 F8 d0 i! M9 Z
昨晚9时,小杨的母亲给记者打来电话,一家3口已在前往云南的火车上,他们对关心帮助儿子的本报读者和好心人表示感谢。关于网帖中对儿子富二代的说法,小杨的父亲说,他们目前在云南做工程,正常的话,一年能挣数十万元,还算不上富翁。
5 h2 ~$ A. e [2 \9 g
[b]读者鼓励[/b]
0 p E% B) \8 A- A7 A
[b] 只要不Dubo[/b]
0 l% M2 @! z) g2 T* v2 v7 \
[b] 相信他能东山再起[/b]
$ Y, ]* V: W! |7 D% F% Q2 Z
小杨的生活经历,引起社会广泛反响。该新闻在本报第一眼网站和几家全国知名网站的点击率都居高不下,不到中午就已突破万次。不少读者致电本报或在网上留言,鼓励小杨走出一时的困惑,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再创成功。
- e# v/ L, G4 }$ t( j: _
北碚区读者周先生说,谁都有落泊的时候,他就曾经因为被人设套,在DC输了好几万。当时说谎骗爸妈汇钱给他,家里给妹妹存的大学学费都让他输光了,妹妹上学都还是贷的款。
5 K! i1 n& B" @5 n6 ?1 n
周先生说:“醒悟过来后,我也觉得没脸回家,非常困惑。不过等他真正回家后,家里的温暖让他很快走出困惑,现在自己经营一家副食店,生活也越过越好。”
- o% g$ w8 Q. m, R5 ^8 ?! c
网友“unknown”告诉小杨:“无论你是穷或富,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回家吧!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长辈的身体健康,你应该及早回到他们身边。”
% e+ m6 n. R* I' C6 u
网友“COMNAZIZIM]”留言鼓励小杨:“看起来不笨,谁都会犯错的,我相信他能够东山再起,因为还年轻……只要不Dubo,凭以前赚钱的经验还可以赚更多的钱。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