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J( k5 r# c$ y1 z2 W “他其他方面都好,就是要Dubo。”何女士很客观地说及自己的老公,“我们种了十来年菜,累死累活,赚点钱多么不容易。”何女士表示,老公已经输掉30多万元了,现在没钱赌大的了,但是小赌还在继续。/ n! t4 ^2 Q9 H
* u, ]/ l G, G7 B( ^ 有次,何女士伺候女儿坐月子后回到家,发现何师傅又在赌,于是拿了跟小木棍想打他,希望能把他给打“清醒”了。何女士说:“恨死了,但是心里舍不得。”陈效邦纳闷,这么忠厚老实的人怎么突然染上Dubo的“恶习”了呢?原来,何师傅之前就已经吃过一次“苦头”:前妻因为他Dubo而跟他离婚了。这些何女士也是知道的,不过两人结婚后何师傅勤勤恳恳,谁知近来他又“犯老毛病”了。 * u% N$ V5 v3 R7 d- X9 w / {2 p W8 O0 B8 Z/ w老公怕被“揭伤疤”; S; E* A( J0 ^* @2 } Y
$ L, I& N% z9 d. Y 看到老公的电动车停在门口,人又不在家里,打电话也不接,何女士有点急了:难道又去赌了?她去蔬菜大棚里碰碰运气,还好老公就在那收菜,于是把他叫了回来。陈效邦开门见山地跟何师傅说起Dubo的事情,“你有什么苦衷说出来,Dubo这事,能不能改掉?”没想到何师傅很爽快地就给了一个态度:能改掉。# E& k2 [! ?- y
7 Z9 |$ L' m9 I0 ]& d" r4 [ 陈效邦分析Dubo的各种弊害:“再多的家产也禁不起Dubo,何况你这些钱是那么辛苦赚来的。如果这些钱不赌掉,你住的房子也可能比现在好点,现在老婆和女儿都对你有想法。”听说何师傅的女儿生了个儿子,他现在也是做外公的人了。于是,陈效邦打出“外孙牌”:“外孙没几年就长大了,一听外公要去Dubo,他也要笑话你了。”) C# Z; L' S% ~7 Q* l) P# R8 X
# t) R2 k% Q0 B$ T% Q( I
何师傅已经在Dubo上吃了大亏,到底是什么原因他还要再次去踩这个“地雷”呢?陈效邦认为找到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简单一句“能戒掉”也不能让老婆信服。何师傅说出心里话:“每次吵架就拿这个说事,于是我小赌赌想去弄点钱回来。” - G" d m" r* T6 t3 _) t" u: r- S1 A" Q “大的小的都不赌了” 0 X4 a) j7 u4 U; z8 C) n ]: c. G% n2 K g1 p( v3 q
陈效邦觉得何师傅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同时也希望何女士以后尽量少提这事,“每个人错的地方就像伤疤一样,这个伤疤你不要每天去抓。但是要老婆不提,首先你不赌。”对于陈效邦的话,何师傅也是听进去了。他爽快地说:“大的小的都不赌了。”尽管老公给出了明确态度,但是何女士还有点担心,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要么换个地方种菜,要么不种菜回老家上班,如果再赌两人就分开。9 Z+ a K( {9 a `" ?6 v
* Z. E! g2 Z. M3 [: x
陈效邦赶紧劝解道:“今天我们解决Dubo的事,他说不去赌了,你要相信他。何师傅已经认识到了Dubo的害处,现在不赌了好好去种菜。”陈效邦再次向何师傅强调Dubo的“不划算”:“赌掉的钱等于送给人家,还没有人情的,买个东西送人家,人家还会感谢你。”/ J! U9 N; F( r; [6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