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揭秘KOL轮:当影响力变成资本,加密一级市场如何被重塑?(转) [打印本页] 作者: caoch 时间: 2025-11-9 00:06 标题: 揭秘KOL轮:当影响力变成资本,加密一级市场如何被重塑?(转) 曾几何时,一级市场的玩法相对清晰:VC 出钱、KOL 发声、散户提供流动性。 3 g8 O% p2 W1 j/ ~% f + c' H) ^" B2 D2 x& ?但今天,这套玩法似乎正在被打破。3 e0 E" m Y4 b; L$ m# b
& ] F \' ]* F3 M; T4 r3 EVC 的背书不再万能,项目方开始围绕「影响力」重新设计游戏规则。而 KOL,也不再只是单纯的流量角色。他们手握筹码,走进牌桌,甚至能决定一个项目的生死。$ v" ]1 \% b7 u" ~; J8 q
/ }5 H) |* F# n
某种程度上,KOL 轮是 VC 离场、散户失语之后,在「影响力至上」的叙事下,诞生的一种代币分发方式。过去 7 天,XHunt 统计显示加密圈内提到「KOL」的推文多达 3860 条,而「VC」有 3078 条,一场围绕影响力的暗战,悄然开始。 * B+ |. |/ Q9 W, V; C8 `& q6 W! K) w6 Q9 e; V
这篇文章,不讲大道理,只讲 KOL 轮背后的真实故事——它从何而来,谁在笑,谁在哭,谁在背后数钱,而谁,又在深夜失眠。 4 @2 M: l8 |, v j , d# g5 B$ V) d01 KOL 轮,是怎么一步步走进舞台中央的? 3 Z: r+ l& f" }* y, v3 F时间回到 2022 年底。 ( q2 t# H1 Z5 Z- Z' W2 }" z: k% I) |- q# T3 I9 `" J
加密 VC 的寒冬来了。一级市场估值虚高,退出周期变长、二级市场接不住盘。大机构不敢出手,小项目融不到钱。# m) P: `0 |1 n/ V7 L
; [+ L: N, I8 \. y而另一边,散户却悄悄回来了。Blast、ZKsync、Friend.tech……每一次流动性爆发,背后都是散户回归的信号。 . H' `. a( b- L0 q) f1 G, j$ R/ X& |$ Z$ f2 K( A+ S
最容易影响这些人的,不是机构研报,而是那些看起来「懂行」、实际上在「带货」的 KOL。) A& B: }: C! Q& [$ c
3 G- F, p: p; X0 C# e; C4 [项目方也看明白了:VC 不一定能带我出圈,但 KOL 可以。与其花钱投广告,不如把低价筹码塞进 KOL 手里,让他们发推,带节奏。6 S4 {% W( `8 U: T6 l: D
7 `( _3 _& J1 u. k
于是,一个新的玩法诞生了:: D. [: T& h9 `( s& M4 X m
. T8 \) w" V+ s U1 X· 项目方给 KOL 开额度,价格有时候比 VC 还低; : G5 A9 }; ^- w8 z: d4 w) A 4 |0 t$ R5 B; u3 E· KOL 在 TGE 前拼命喊单,制造 FOMO;) M) \# K! g7 K m
$ N" O$ z7 `9 ^5 o
· 解锁那一刻,流量爆炸,KOL 套现离场。 * d1 }( ^ T' W* V; y8 V$ n" o0 {& B; [
KOL 轮,就这么来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场「带任务的私募」。价格低、解锁快、甚至还有「保底条款」。7 [7 Q- W' T# i$ Y
- D$ a+ d& W! j# l" y) |) q
项目方算得很清楚:把币给那些有粉丝、有声量的人,上线之后,他们自然会带着人来推高价格。4 A% o( j* t8 }, J9 |" y+ a) T3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