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探寻天朝古代彩票雏形 由中奖娱乐再到赈灾公益
[打印本页]
作者:
shm2009
时间:
2011-2-2 09:43
标题:
探寻天朝古代彩票雏形 由中奖娱乐再到赈灾公益
今天人们购买彩票时心态大都很平和,中不中奖都是娱乐,而同时也能做点善事做点好事,买彩票作为生活乐趣也的确不错。
/ [0 i* Y& m0 Z4 ]
其实在天朝古代人们对彩票这类游戏的态度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而且其中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
, Y7 H0 h2 U4 i: S b# {
根据人民大学历史研究的一些结论,单就形式而言,彩票这类游戏天朝早已有之,据说在天朝元代,一些寺院中的僧侣闲暇无事时就曾用“拈阄射利”的抽奖形式,出售一些物品。不过这类最早期的游戏,为了增加出售商品时的趣味性和刺激性,那时的僧侣们也许并没有彩票意识,但这些做法却具备了早期彩票的雏形。与元朝和尚的方式类似,到了清朝乾嘉庆年间,广东一带民间从放鸽会中衍生出一种“白鸽票”,由众人先行醵资,抓阄猜射。
9 F! U5 m" V% `5 N5 r
最让人感兴趣的古代彩票是清朝道光以后,在广东地区流行过一种“闱姓”的游戏,即当科举考试之际,亦由众人自行集资,押猜当年中举士子,中者可获大利。这个玩法是古代彩票雏形中少见的可以竞猜的游戏,说来也合理,这种民间自行组织的彩票游戏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公平性,而古代聪明的天朝人采取了利用国家科举的办法,要知道古代天朝科举制度之森严可谓超乎想象,大大小小的事情皇帝都会亲自过问,各路官员也都小心谨慎,因此把科举结果作为竞猜结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游戏的公平性。因此,彩票类游戏的公平性问题是从古代开始就被重视的,也是全世界各个时代彩票游戏的生命所在。
) v. _8 @3 l, T5 _5 X4 n, p& S- I
在清朝后期,不单外国的技术和思想频频传入天朝,就连外国的彩票也开始进入天朝,我们此前曾经报道过的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吕宋票”,一听这个名字大家都能感到这个游戏似乎和亚洲的菲律宾有点关系,的确这种彩票因为发行方来自菲律宾而被天朝人熟悉,其实在菲律宾的背后是当时的占领国西班牙,那时的西班牙已经有了相对完善和近代的彩票运行模式,这种成熟的彩票玩法像当时的很多西洋东西一样吸引了不少天朝人的注意,据说这一彩票游戏在天朝兴盛了至少五十年,据历史研究者调查,这类游戏仅仅在上海地区每年能销售50万两白银左右。
9 j# J" O" \' I; j
不过清代一直禁赌,这些民间机构或百姓松散结构自行兴办的彩票玩法既不安全也不合法,因此屡屡受到官府的查办。在晚清末年,由于天灾人祸众多,很多人想到了用彩票的方式进行赈灾活动,也就是所谓的得到ZF认可的“民捐民办”形式,由民间机构自行组织赈灾活动,由于这类赈灾活动操作相对正规公平,也赢得了不少人的信赖。据说相关媒体报道“在募捐活动中,除了大量捐款外,义赈组织还收到了许多从价值不菲到略可变价的物品。由于灾情火急,加上助赈物品愈积愈多,如何将之尽快转为赈款就成了一个迫切待解的问题。而率先设法解决这一问题并找到一条便利途径的,则是上海的义赈人士。作为当时最大的通商口岸,上海亦是吕宋票最集中的销售地,故而当地义赈人士想到仿效吕宋票来处理助赈物品。光绪五年八月初八日(1879年9月23日),上海义赈组织仿照吕宋票之法,制作彩票2000张,向社会公开销售。此次赈彩销售颇为顺利,一月之间,2000张彩票便基本售出,并如期举行了开彩活动。而在上海的启发下,扬州的义赈人士如法炮制,在同年十一月也成功处理了一批助赈物品。”
0 X" T0 E- l% @# ^, D7 |
这些活动也算正式掀开了天朝近代彩票的序幕,从最早的为了卖出物品而进行的抽奖销售活动,发展到为了赈灾而进行的带有公益色彩的彩票活动,天朝彩票尽管起点不是很高,但是天朝彩票的发展速度确实值得肯定。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