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v F% r4 }( g" \. b [b]DC分镜头一:护村队给DC当“哨兵”[/b] 5 v, j( X3 g7 W7 \/ b* G4 r' I- _ - w9 K# A+ f' e9 W2 K4 T5 @) f 当一切准备就绪,微型车把赌客们一车车拉到DC里时,“战斗”就拉开了序幕。# G2 L) j a: C' p6 |
2 `1 j7 }) D1 x 赌客们在里面博弈,外面的人也是“责任重大”。通常,他们有专门的人放哨,山顶、路边、玉米地里……处处暗藏玄机。 " f7 \2 T! D7 Y* j# }2 k# h& n. w ! c' @# d. T3 c 一般,他们都会选择村民放哨,让他们守在去DC必经的几个路口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天阴下雨时,他们都穿着雨衣,天晴出太阳时,大家就坐在树阴下聊天、吹牛。放哨的还分明哨和暗哨,层层设防,都配有对讲机,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通风报信。 3 N. y, w% f' ?6 a' a/ F 5 z4 l/ d r6 u; W5 m/ F% t% K- t 松华坝中坝村的护村队员为沈超的DC放哨,还负责安排车去接赌客。JC来查过几次,每次都因为被“哨兵”发现,一次也没抓到现行。 8 F) |9 {/ c& ^/ g 1 w" Y* q. o# M) l Q0 L- A0 i DC得以顺利开设,“哨兵”功不可没。为了犒劳他们,沈超经常在DC散场后宴请大家,每个“哨兵”发100元的“劳务费”。 : L& q) p0 m% w( [4 H' L& ~ 3 _, H, @6 |) Q [b]DC分镜头二:看场子的人最怕老人妇女[/b]$ I# r5 y9 }4 V3 {/ p+ t
+ h' ~, f% X1 V* v; K 赌客们玩得酣畅淋漓,沈超手下那些看场子的小弟可没闲着。他们提着钢管和关公大刀,在场子里绕来绕去。发现有人闹事,就上去“维持秩序”。如果遭遇到同行来砸场子,小弟就掏出枪来吓唬对方,保证场子安全。- J7 N. m9 `4 @7 J w
/ |7 B; z1 N2 J6 \* L$ x 姚顺果跟着哥哥在场子上“放水”(放高利贷),沈超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积帮忙看场子。“推筒子”的赌客是沈超从下面拉来的,而“押宝”不用找赌客,村民会自己来玩。但是“押宝”利润不如“推筒子”大。5 }5 Y. A3 L4 f6 r! ^
$ x1 k0 m5 d F. \. K
“‘你想干什么,给我走开!’遇到男的,我们大声一吼他们就走了,有时候连桌上的几百元钱都不要。遇到女人和老人就麻烦点,他们斤斤计较,有些人就是不听,我们只能把他们拉开,让他们到别的地方去玩。”姚顺果说,他们不会让赌客因钱的事情争吵,“那样会影响生意,以后没人来了。”7 ?- y1 a9 q2 N& ]7 \; M
, \# z1 G) @$ N1 e+ D) @3 }; p
[b]DC分镜头三:只有沈超能搬“水缸”[/b]% M$ Z0 }& J+ y4 R7 _7 R9 f9 E
7 F( _- A" I+ \- w DC里,也是有身份高低的。在摇骰子的人眼里,能在DC上分到钱的角色已经很不错了,摇骰子是没钱发的。而在看场子的人眼里,能进场放水的也算是级别高的“有钱人”了。 - }( p, B: F) K1 `& E 1 L7 t, h/ V6 V6 A p 而DC中心的“水缸”,更是身份的象征。能动这个“水缸”的人只有老板沈超,就连他的贴身保镖沈阳,也只能代为“监督”。 1 t$ m4 A- j4 C% R& X) ~# z, K 7 l% U% ]4 P/ N; ]" m, B 原来,“水缸”不装水,只装钱,DC一天的毛收入全在里面。开赌前,庄家与老板商量好,如果庄家赢了1万元,那么庄家从这1万元中抽出1500—2000元放在“水缸”里,这些钱由沈超找来的专人监督看管。DC结束后,沈超亲自验收“水缸”里的钱,然后分发给每个来Dubo的赌客,每人100元,还有看场子的、放风的、放水的、洗牌的人,领取不同的劳务费。 2 y9 q8 H" o) ]( T 3 B9 u1 P; z# g L6 e0 e 最多的一天,沈超可以从水缸里捞到10万元钱。“水缸”见底,就是亏本,但沈家帮的人说,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赢的时候比较多。 ) O+ c" W) c2 `: S$ s# c6 k- v ( D: g0 L; Z( ~+ O [b]DC分镜头四:4万元高利贷滚成60万[/b] 0 M3 Z6 m5 d8 a4 Y f8 g 2 u. v9 S z" J! }6 z1 S# q& u 如果赌客们的钱没了,就找“放水”(放高利贷)的人借。沈超的场子上,有几个东北人和几个四川人在放水,而沈超比较照顾镇雄的老乡一些。0 m; q( W$ Z9 X) u( R- J
) Q: b9 t3 d- k, }9 O3 b( \
姚顺华原来是卖卤菜的,后来经营不善,也跟着哥哥“放水”来了。他按每天2%或者3%的比例放贷,别人找他拿1万元人民币,当天还的话就收200-300元的利息,要是第二天场子结束时才还的话,就是400-600元的利息。靠这个,他每月能赚4万多元。 6 V) l9 g% p5 j7 o' i, s7 ^8 T2 s# M& \
杨兰芳曾经向在DC放水的人张宁借过4万元钱,后来累积到60万元。杨兰芳称:“他们逼着我写欠条,不写就要叫人砍死我。”. E7 Y# e- w' N9 o7 d
; [& w/ C( {- [2 {! m6 \8 ]7 a) Z0 C
[b]DC分镜头五:赌客一次输掉20万元[/b]9 R, x; O- g" h* P, r: F
6 C- p/ X! \0 r+ r$ f G" S' Q( i; K' u* T; t/ R
8 ^& m& Y" h `$ ?# T
沈超在松华坝人缘比较好,被抓前最后一次开设DC,是在一个村民的家里,玩的是“押宝”。3个小时的赌局完了之后,沈超给了这个村民200元“占地费”。" ]( s& o" G8 O( t4 M* {8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