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福彩孩子”寄信表谢意:看见人间温暖 [打印本页]

作者: 台灯1    时间: 2011-9-11 01:02
标题: “福彩孩子”寄信表谢意:看见人间温暖
“福彩孩子”寄信表谢意:看见人间温暖2 _% n; x* `# M% q  t3 J
2011-09-09 09:41:39    来源:辽沈晚报    字号: T | T | T " V* l* Q& }  v; j& P
  9月1日是开学的日子。就在这天一早,大连市福彩发行中心收到了一封寄自金州新区大魏家镇后石村的信,署名是唐晓昀,邮戳上的邮寄时间是8月30日。信中写着:“福利彩票的工作人员:我是你们资助过的一名大学新生。今年,我考入了沈阳工业大学,但由于家境贫寒,面对学费及生活费,我不知所措。此时,你们雪中送炭,给我送来了4000元的助学金,使我的大学梦能够实现,更让我看见了人间的温暖。感谢你们! ”1 x& Y7 E' }2 T; p+ }2 w& L! M. u. R
  唐晓昀是2011年大连市“福彩助学子·大学圆梦行动”中受资助的100名贫困家庭大学新生中的一名。大家习惯把这些受到福彩资助的大学新生叫做“福彩孩子”。收到她的来信后,作为回应,大连市福彩中心工作人员将电话打到了她的家里,得知唐晓昀已经在8月30日赴沈阳工业大学报到了,这封信是她在启程前写下的。/ o- O( j/ V+ W" H6 q" X
  接电话的是唐晓昀的父亲唐家荣,老唐告诉我们,他们全家都知道晓昀给大连市福彩中心写了一封感谢信,他们都很支持,这也是孩子和他们全家在接到福彩助学金后就一直想完成的一个心愿。这位身患重病的普通农民,用十分诚恳的语气一连说了几个“感谢”。他说,对福彩给予的资助他们“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对他们这个贫困家庭来说,福彩送来的4000元助学金真的是雪中送炭,一下子解决了孩子一年的学费,如果没有这笔钱,孩子上大学真的成问题了。9 G+ Q2 d+ e& n1 m& j/ p
  老唐今年54岁,16年前,在晓昀尚未记事时他的双腿就患上了严重的股骨头坏死,虽然经过几次手术,但并没好转,现在已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连行走都非常困难,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靠晓昀的母亲每年打零工的七八千元收入支撑。好在村里对他很照顾,每年都会象征性地给他找点活儿干,可以得到四五千元,村里还给他们家评了低保,除了每年的低保补助外,每逢年节还有补助。但即使这样,生活还是很艰难,要供养两个孩子念书,还要照顾双方4个80多岁的老人,相当不容易。说完这些,老唐低沉话音中有了些力量:“好在两个孩子都很懂事,从来不怨家里穷,也不提要求。除了学习和吃饭的费用,从来不买衣服,穿的都是亲友送的旧衣服。她们学习非常刻苦用功,成绩一直很好。 ”
- _9 S  t7 y- c+ [- b( `+ q: O" v  去年,晓昀的姐姐结了婚,今年年初,村里取消了晓昀家的低保待遇,原由好像是他家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2000元。对此,老唐没有去找村里讨说法,他觉得村里已经给了他家不少帮助,这次晓昀考上大学村里还给了800元的奖励呢,以后的生活他们可以自己想办法。送晓昀新生入校时,他们一次性向学校交了13000元的各项费用,这些钱都是跟亲戚们东挪西凑借来的。
$ ~( [  s/ d2 R6 b6 ^  后来,我们联系到了远在沈阳的唐晓昀,电话中晓昀说,从初中开始,她就一直在享受助学金,亲戚们都很好,给了她家不少资助。晓昀对自己的家境没有丝毫抱怨,相反觉得她有个很快乐很幸福的家。因为记忆中,虽家境贫寒,父亲和母亲却从未抱怨过、争吵过,为了生活得更好他们都格外地努力,家里总是充满了浓浓亲情,欢声笑语。
6 y3 v4 g% r1 E  i# e  电话那端的晓昀让人感到超乎年龄地成熟:人要知道感恩,对所有帮助过她及她家的人,包括大连市福彩中心,她都会终生铭记。她不羡慕家境好的同学,一年只买一两件衣服,吃饭都是尽量捡最便宜的吃,高考完仅休息了十几天她就去村办工厂打工,积攒一点钱。现在她已经打听好了,沈阳工业大学不仅有奖学金,还有助学金,可以解决一部分当务之急。对于未来,晓昀充满信心与希望。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tcel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1